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学术看板 > 学术动态

音乐教育研究所教师深入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开展“彝族传统音乐文化进校园研讨活动”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6/9 15:05:00   
浏览量


为开发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将其融入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并探索构建具有凉山彝族特色的地方音乐课程体系。2017年5月22日,应凉山州教育局邀请,我校音乐教育研究所皮欢老师带领课题组成员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寇忠泉校长、成都市双流县音乐家协会何均主席、锦江区中小音教研员张志超老师、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何国英老师、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陈睿老师一行六人来到西昌第四小学和喜德县瓦尔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四川凉山彝族传统音乐文化进校园”教学研讨活动。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凉山州教育局艺术处姜西老师,凉山州音乐教研员李胜老师,西昌第二小学、西昌第四小学、西昌第五小学、喜德县瓦尔学校的领导和音乐教师以及从事彝族音乐文化课题研究的相关人员。 本次活动依托音乐教育研究所皮欢老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的2部重要成果——四川凉山彝族中小学音乐课读本《歌声飞出大凉山》(荣获四川省第十七届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和《歌声飞出大凉山》教学设计而开展的“四川凉山彝族音乐文化进校园”研讨活动。并由何国英老师和陈睿老师执教,选取《歌声飞出大凉山》书中第一单元彝族民间歌曲《种杉树》和《阿唧唧阿嘎嘎》两首彝族儿歌展示具有四川凉山彝族特色的音乐课。 其中,何国英老师执教的音乐课《种杉树》,以彝族传统乐器“口弦”为线索进行学习,探索口弦的演奏方式和舞蹈,让孩子们在歌曲劳动情景的创设中学会用彝语演唱歌曲。教学中采用语言、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元素完整地表现彝族人物在歌声中劳动、打趣的情景。另一堂课由陈睿老师执教彝族儿歌《阿唧唧阿嘎嘎》,教学中采用凉山彝族“火”文化元素,运用奥尔夫教育理念,让每一位同学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并使用“三色杯”(红、黄、黑)伴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多种游戏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彝族歌曲,整堂课在欢乐的音乐活动中结束。 观摩课结束后,由皮欢老师将课题的2部重要成果—四川凉山彝族中小学音乐课读本《歌声飞出大凉山》和《歌声飞出大凉山》教学设计赠送凉山州教育局。课后与参会人员在西昌四小大队部就传承弘扬彝族民间音乐文化进行研讨。会上,大家对本课题的开展以及课题成果的展现表示高度赞赏!音乐教育研究所将进一步对民族地区的“音乐课程资源开发”、“音乐课程体系”、“艺术教育”等相关论题进行研究,希望为民族地区音乐教育贡献一份力量,更好地弘扬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相关链接




 武侯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新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临空校区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

 招生电话:028-85430270 / 85430022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8-85430277

  艺术考级咨询电话:028-85490737 13060008118
 

请关注微博       请关注微信

华人策略中心论坛 - 华人策略综合讨论大厅版权所有© 2013       ICP备050166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