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理论与管理学院
  
艺术学理论与管理学院
     News

宋代艺术史专题写真系列活动(三)《壶中天地:宋代的赏石风尚与视觉表达》黄凌子副研究员讲座顺利举办

来源:本站     作者:王柏闳    发布时间: 2022/11/25 14:08:45   


2022年11月25日(星期四)下午14:30,艺术学理论与管理学院“宋代艺术史专题写真”系列活动第三场讲座成功举办。本场讲座特邀请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研究员、北京大学艺术史博士黄凌子老师主讲,题目为《壶中天地:宋代的赏石风尚与视觉表达》。讲座由腾讯会议线上举行,我院艺术史教研室主任叶姿含副教授主持。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屈立丰教授、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赵成清副教授、赵帅博士、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宋晓希博士、华人策略中心论坛音乐学系吕畅副教授、我院艺术理论教研室主任陈洁教授、艺术史教研室陈安安博士以及校内外70余名学者、师生在线聆听学习。

黄老师从元代郝经所做诗词引入,通过“亡宋谁知是石头”,引出宋人对于赏石的浓厚兴趣说起,宫廷对于这种民间珍奇不遗余力的追求,引发了出同学们对于这一使人追捧乃至“亡宋”的文化事物的好奇。

接下来,黄老师主要从“石头记:传说、信仰与文化”、“壶石之趣:宋代的赏石文化”、“壶中天地:石意象的视觉表达”三个部分展开讲述。

首先,黄老师梳理了远古至唐宋赏石文化的缘起与发展,以历时性角度梳理了“石”进入中国文化思想的过程。透过文献《物理论》、《淮南子》到《山海经》,将早期在“万物有灵”原始信仰下对于石头的自然崇拜,再到神仙思想中神山、灵石的意象,石头仅作为传说中的意象出现,或因为部分独特的自然属性被记录,而未出现被作为独立审美对象。到秦汉时期,这一时期对“石”的关注聚焦于造园术中对于山石的运用,这时园中的“石”与“山”的概念并不分离,“石”常作为对于仙山的模仿,用于微缩天地的构建,观念上与西汉错金博山炉观念相近。这时“石”在其自然属性之外也被寄托了构建微观宇宙的功能。六朝时期,随着私人园林的兴起,赏石开始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出现。在这一时期人们对于奇石不再像之前那样从神化的角度出发,而是引入了审美的观点。

唐代“石”开始成为诗词文章中的一种意象。“以石入诗”出现于南北朝,那时的“孤石”作为一种寄托志向的象征出现,并且这时的咏石诗因为五言八句的格式而有的固定写作模式。唐代的文人从赏石中寻找的是对游山体验的联想。唐代诗歌记录了恋石、采石、藏石的动态过程。这一时期的石头被文人赋予了更多的心理价值与人情味。

讲座第二部分,黄老师以苏轼、米芾为例,通过他们的画作与文献互证,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赏石的痴迷,以及他们所表达的对于赏石的独特审美观点,引入宋代文人对于奇石的狂热。同时,黄老师还介绍了博物学观点下的赏石文化,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赏石理论著述和赏石谱录,文人收藏与皇室收藏并进,从大型山石、园林石到大量进入文房的小型奇石,可见此时期人们赏玩的奇石种类丰富多元。

讲座第三部分,黄老师从山水景观、宫苑庭院、小型赏石这三个赏石常见场景出发,分析“石”意象的视觉表达。

黄老师首先引用了数张含有赏石元素的唐代墓壁画,以及其他实物史料,直观地展示了初唐到中晚唐时期园林石元素的变化,即从零落的分布到逐渐整体化、主体化,同时也分析了石元素的加入对于画面空间感的构建和这种手法运用的进步。

黄老师举例宋徽宗的《祥龙石图》中赏石本身单独出现,仅有些许绿竹作为陪衬。

又如《岁朝图》、《仁寿图》中也被描绘成一种非常怪异特殊的样貌,作为画面的主体。同时小型赏石也常作为盆中置景的重要元素出现于各类绘画中。黄老师分析了此类图像中石出现的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意图、审美特征等。

讲座的结语部分,黄老师引用宋钦宗“诏万岁山石卖作石”的典故呼应开篇元诗“亡宋谁知是石头”,虽然宋代的灭亡象征着赏石的黄金岁月的终结,但是赏石的文化依然流传于之后的历史中。

讲座交流环节,有同学提问“因北宋与南宋时与空的差异,南宋时期文人在诗、画作创作中谈及石的时候,对石意象的把握或文化意蕴是否出现了与北宋时期较大的差异呢?”对此黄老师进行了回答,虽然因为地理空间上的变化,部分人会对赏石的自然属性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山水画中赏石的意象大致上并未改变,但同时,赏石作为北宋经济文化兴盛的符号之一,在家过飘摇的南宋也有部分文人以此为题材进行反思。

最后,艺术史教研室主任叶姿含老师对黄凌子副研究员的讲座表示衷心感谢。她说,“黄老师今天带领云端的我们游历的是壶中的天地,但同时也游历了古代文人内心的审美世界,通过黄老师详实的讲述,有两点最为深切的体会:第一,黄老师的研究范式和视角独特,从赏石的微观视角切入却打开了一片壶中之天地,石如何进入了中国文化思想的过程,从自然崇拜到造园之术,从赏石意趣到物恋寄托,从石之意象到宋代绘画,黄老师将传统文人案头的清供、文房、园林中的石意趣以论据充分的艺术史料展现给我们,让我们明白大宋风雅还有这样具象、重要的观察视角,细腻的还原了古代文人的情结、情趣和情感,分析了士人的生活和文艺实践是分不开的;第二,黄老师的治学能力值得敬佩,黄老师的讲座展现了扎实、深厚的学养和学术功底,这种高质量的研究和讲座为师生们提供了一种优质的治学范例,打开了学术视野,做到了课堂教学之外知识的拔高和深化。

本学期由我院艺术史教研室、艺术理论教研室所策划的“宋代艺术史专题写真”系列讲座圆满画上句号,本活动得到了华人策略中心论坛吕畅副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宋晓希博士、四川大学黄凌子副研究员三位学者的鼎力支持和“宋史研究资讯”等专业学术公众号的推送与关注,获得了热烈的反响。我院艺术史论专业将继续以“现场教学+‘主题艺术史写真’+技能型课程”为教学改革的突破,为同学们带来更多优质的学术活动。






 武侯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生路6号
邮编:610021
电话:028-85430202
传真:028-85430722

 新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蜀龙大道中段620号
邮编:610500
电话:028-89390026

临空校区

地址:资阳市雁江区资州大道777号
电话:028-83436048

 招生电话:028-85430270 / 85430022

  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28-85430277

  艺术考级咨询电话:028-85490737 13060008118
 

请关注微博       请关注微信

华人策略中心论坛 - 华人策略综合讨论大厅版权所有© 2013       ICP备05016678号